发布时间:2025-04-21 点此:303次
虎嗅注:很难说2023年是夸姣的,但人总是要有奔头的。
与奥密克戎的缠斗是2022年贯穿一直的庞大叙事,从此伏彼起到最终一个月的翻天覆地。严格地封控、忽然地铺开,一会儿完结了前史的改动。
或许没有哪个年份像2022年给咱们的日子带来如此剧变,给咱们留下难以消灭的团体回想和伤痛。以至于咱们如此急迫地想跟2022说再会,如此深切地巴望2023年的到来。
咱们此刻正站在疫情三年来最大改动的漩涡中心,全国各地连续迎来大面积感染,咱们顶着咳嗽、发烧、咽痛……告别了2022,迎来了2023,迎候重生。
每年此刻,复盘和展望是虎嗅的传统,此文乃第六篇。
出品|虎嗅轿车组
作者|李文博
修正|周到
头图|视频截图
2022年,对我国乘用车商场来说,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年份。
这一年,整个职业先后阅历疫情、缺芯、原材料提价、地缘政治震动等不利因素影响,整个商场长时刻在不安稳中尽力寻觅安稳,在不承认中奋力制作承认。
这一年,新能源轿车进入快速开展期。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计算,12月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估计70万台,同比增加47.4%,环比增加17.0%,浸透率31.8%,对传统燃油车构成压倒性优势。
对顾客来说,最直观的感触有两个:路上跑得新能源轿车越来越多了;以新能源轿车为主角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了。刹车失灵,新车起火,无故锁电,忽然黑屏等事情屡次产生。
下面,咱们就对2022年产生过的新能源轿车圈的严重事情进行一番盘点,这些事情中的绝大多数直到今日都没有任何官方查询成果发布,将它们编入《2022年新能源轿车悬案合订本》再适宜不过了。
电动车,怎样老撞
本年7月22日上午,闻名演员林志颖在我国台湾省桃园芦竹驾驭白色特斯拉Model X在一路段处掉头,随后车辆忽然加快,电光火石间撞上电线杆,随后起火。从现场相片来看,车辆产生剧烈起火,待火平息后,车身已被烧掉半截。据警方承认,林志颖无酒驾状况,形成事端的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查询中。
针对此次林志颖驾驭特斯拉出事端,特斯拉客服表明,“暂时不能承认起火原因,若遇到紧急状况,主副驾驭有机械开车门的设备,可在断电状况下强制解锁车门,后排乘客可经过后备箱逃生。”该客服还表明,特斯拉驾驭位邻近并无易燃原料。简略来说,便是车撞了,跑不跑得掉纯凭命运,究竟特斯拉是现已把逃生方法做到位了的。
截止2022年末,林志颖已从面部骨折、肱骨破坏性骨折,脑部细微受伤中康复出院,回来家中保养身体。但这起特斯拉磕碰事端背面真实的原因,至今未发布,也不见有发布的计划。
无独有偶,林志颖撞车后不久,一次相似的失控事情又产生在了潮州。
本年11月5日,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饶平县公路上慢慢行进时忽然转向公路开端狂飙,终究在路旁边一根电线杆和一辆卡车的“协助”下才完结泊车。在此次事端中,这台特斯拉狂奔了2.6公里,最高时速到达198公里,终究形成2死3伤。
据当事人陈说,其时自己预备靠边泊车,踩制动踏板时发现很硬,踩不下去,无法泊车,按下P档也没有反响,只好继续往前行进,向左打方向。不料车辆驶上水泥路面后忽然加快,半途猛踩刹车但毫无作用。交警扫除酒驾、毒驾状况。关于此次事端产生的原因,车主以为是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的,但特斯拉客服回应称车主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车辆电门被长时刻深度踩下,并一度坚持100%;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驾驭期间驾驭员四次短暂按下P档按钮,又快速松开,一起制动灯也快速点亮并平息。在两边各不相谋中,这起车辆失控事端的职责方到底是谁,至今没有有定论。
不只仅特斯拉,我国本土造车新势力在驾驭辅佐安全这件事上,也事端频发。
本年8月10日,宁波一辆小鹏P7在高架路行进时,一头撞上了正在紧邻中心隔离带最内侧车道处理车辆问题的事端车辆,车后方黑衣男人被撞飞后摔在路上,毛病车被撞出至少6至7个车位间隔后两车才停下。事端致一人逝世,被撞车辆损害严峻,小鹏P7车头产生剧烈变形。
小鹏P7驾驭员表明,产生事端前敞开了车辆的LCC车道居中辅佐功用,以80公里车速巡航,但车辆预警提示体系在其时的场景下“彻底没辨认”。此次事端简直与本年4月的事端千篇一律,彼时小鹏车主邓先生发布视频表明,在国道上敞开辅佐驾驭体系行进十几公里后,前方路途呈现一辆侧翻车辆,自己驾驭的小鹏 P7 没有任何报警和减速,直接撞了上去。
对此,小鹏轿车给出的答复是“初步判别为车主运用ACC+LCC(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坚持功用)过程中,没有坚持对车辆前方环境的查询并及时接收车辆所造成的。经当地交警部门查询断定后,定论亦契合上述状况。”
与特斯拉强硬的情绪比较,小鹏轿车确实暴风骤雨了不少。但在一次次血的价值的之后,作为用户的咱们仍是应该赶快建立这样一个坚决的价值观:不管车企再怎样大力宣扬自家的车具有这种那种的“主动驾驭”才能,现阶段的驾驭安全榜首负责人都应该是自己。究竟一旦出了事端,车企就会掏出厚厚的用户手册和无情的法务来推卸职责,躲避危险,且车企所谓的“全力合作”并不能让因而现已产生严峻损伤或逝世的生命康复,终究都是用真金白银支撑车企的用户抗下了全部。
锁得住电,锁不住心
比较燃油车,纯电动轿车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进行了大幅更新,让长途更新这一燃油车年代简直无法完成的功用,开端真实走入寻常百姓家。
但长途更新是一把双刃剑,它确实能够让一台车常用常新,乃至每个月都能有不同的用车体会。但一起,它也给车企留下了钻空子操作的后门。曾经车辆有问题,需求开到4S店实体线下处理,现在能够在用户彻底不知情的状况下,对一项或多项功用进行修正,乃至连电动车最中心的“电量”也能长途控制。
本年3月,有许多用户表明,威马轿车在给车主进行免费检测车辆的过程中,在不奉告车主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锁电”操作。其操作是改写电池办理体系(BMS),从头定压动力电池的电压规模,约束电池的充电上限和放电总电量。一番操作后,许多威马用户发现续航路程变短,且无法把车充到满电了。
一位车主表明,之前充电都能充到70度左右,但在查看后只能充到48度左右了,全体续航路程也比之前缩短了几十公里。还有大部分车主吐槽,自己的车在免费检测后,续航从本来的350公里降到260公里,与购买时声称的400公里相差甚远,十分影响日常运用。
随后,威马因锁电行为在广东“3·15”晚会被点名。据查看陈述描绘,正常续航路程的车和此次送检的三辆威马EX5之间的SOC最低值相差了20%,尽管车辆充溢时都显现100%,但检测组织经过运用解码器读取的数据显现,送检车辆的实践电量只要89%,最大差值大概有6-7度,有被人为故意调低电池容量的或许。
针对锁电事情,威马轿车从未给出过官方回复,也回绝和车主进行交流,仅仅重复表明相关车辆的检测成果“全部正常”。
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悄悄锁住电量上限,威马不是榜首家,也不是最终一家。
比方广汽丰田就曾在未经车主答应的状况下,对2020年6月份之前出产的广汽丰田iA5车型经过后台OTA的动作,手动以为下降电池可用容量:整车电池容量削减7.8kWh,导致续航路程缩短60-70公里。
与威马相似的是,广汽丰田在事发后也未作出官方回应,把头埋进沙子成了车企应对锁电质疑时的最佳手法。包括上汽荣威ERX5、北汽新能源EX360、EU5等车型均被曝出过未经用户答应的状况下进行锁电。作为一台电动轿车上价格最高的零件,召回替换动力电池意味着更高的本钱,锁电能够“大事化小”。
事实上,用户并不讨厌长途车辆功用更新这件事,究竟这是轿车智能化的重要表征。用户无法承受的是车企在不奉告的前提下私自进行锁电,侵略知情权的一起,还让车辆充电充不满、续航路程缩短,下降用户体会。
好在,国家现已开端举动:2020年11月,国家商场监管总局对车企进行轿车OTA存案做了规范,要求出产企业对已售车辆进行OTA时,不管是否触及消除产品缺点,都要向商场监管总局质量开展局存案。
上一年6月,国家商场监管总局再次发布了《关于轿车长途晋级(OTA)技能召回存案的弥补告诉》,关于车企进行轿车OTA存案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对OTA晋级的类型、晋级意图、晋级推送战略、晋级失利处理机制以及晋级是否需用户承认和告诉用户方法等具体的内容填写,此举对车企的OTA服务流程做了进一步办理与规范。
咱们尽管不能下定论说从今往后再也没有车企会悄悄摸摸OTA来修正本应在出厂前处理的瑕疵,但至少这些车企在推送前,要花时刻思忖下头上悬着的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会不会直接落下来,刺穿自己。
黑屏罢了,又不是不能开
咱们都知道,传统车企造车机不靠谱,但像群众ID.电动车如此不靠谱的,确实也不多见。
本年11月开端,许多南北群众ID.系列车主反响自己的车机体系频频呈现黑屏、断网、无法发动等问题,呈现该状况的车型包括上汽群众ID.4 X、ID.6 X和ID.3等。为此,车主们还给上汽群众写了一封团体维权公开信,信中说到的毛病包括:车机频频断网,各种毛病码随机呈现,导航和carpaly功用无法运用,文娱体系宕机,车机常常无故重启,巨细屏幕双黑,一切行车信息消失(包括时速、电量、动能收回、主动驻车、空调、驾驭辅佐、毛病提示、导航及文娱体系等信息),智能辅佐驾驭功用失效等。
事实上,这不是群众ID.系列电动车的车机榜初次呈现大面积问题。早在2021年,群众ID.系列车型的“双黑屏”“断网”“毛病码频出”等问题便常有产生,触及包括ID3、ID4、ID6系列。比方一位顾客于2021年6月购买了上汽群众ID.4X极智长续航版,运用过程中车辆先后呈现断网、无时刻显现、大屏幕黑屏以及雨刷异响等问题。本年11月,该车初次呈现小屏黑屏现象,当日,车辆再次呈现巨细双屏黑屏。
针对车主投诉,上汽群众经过官微给出了处理方案:车主可经过长按显现屏电源、重启车辆这两种方法,自主康复屏幕显现。如以上方法不能康复,用户能够挑选就近的授权经销商进行全面查看和毛病扫除。
这样简略粗犷的处理方案并未得到用户首肯,反而引发了更广泛的一轮吐槽。许多用户表明,这不便是毫无技能含量的“重启大法”吗,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操作被官方认定为处理方案,证明了两件事:榜首,群众的软件才能确实拉胯,且短时刻内没有提高的或许;第二,群众确实不把电动车用户当正常人看待,否则也不会用“重启”来欺骗用户。
比较南北群众的遮遮掩掩,群众集团新CEO托马斯・谢弗(Thomas Schafer)却是很老实,在承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群众车机信息文娱体系确实很糟糕,现有的MIB3体系,在规划过程中存在过错,并许诺未来两年将继续更新,改善不只限于软、软硬件。
但花两年时刻来处理这些本不应呈现的软件问题,让群众在我国智能电动轿车“终极内卷”的战场上,很难再谋得一席之地。现在,不管是前史悠久的百年车企,仍是刚跳过生死线的新造车,眼前的应战都是怎么赢得用户的心,这与企业创建时刻的长或短没有关系,交付给用户产品的成熟度才是主力。车机呈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呈现问题后用降智的方法来敷衍用户,得过且过,而不是自我审视,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
用户不是傻子,把用户当傻子的车企,才是真傻子。
写在最终
中信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轿车智能化装备是车企产品完成差异化的重要方向,智能驾驭、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以及智能化表里饰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配趋势。依据国家开展变革委数据,2025年我国智能轿车有望到达2800万台,浸透率达82%。这也正好契合了“智能新能源轿车比赛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职业判别。
正如我国轿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所言,轿车职业未来面对巨大的机会与应战,迫切需求发挥超大规模商场优势,环绕智能网联重生态,迎候轿车百年变局新局面的到来。
2022年,我国智能电动轿车的蓬勃开展,让整个乘用车商场结构产生了严重改动,也让顾客的购车规范随之改动。依据轿车之家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国内装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驭水平智能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已超越全体新能源轿车商场的一半。在销量排名前30的新能源车系中,有22个车系包括智能电动车型,15个车系的智能电动车型出售超越该车系销量的一半。
对许多顾客来说,2022年买一台智能电动轿车还有些犹疑,期望2023年这些智能电动轿车的糟心事儿能少一点,让我们在2023年做消费决议计划时,能少些踌躇,多些决断。